无论支部有无活动,每天上午,张鸿琴老人都会从家里步行到位于水电十六局南平基地文化广场边的老干一支部党员活动室坐坐。望着窗外广场上活动和娱乐的人群,有时与支委们聊聊支部的工作,有时与来屋里坐坐的老人们唠唠磕,其乐融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张鸿琴老人今天整整90岁了,身体依然十分矍铄,是水电十六局南平基地离退休老干一支部的支部书记。对这份不拿一分钱的职务,老人干得是既热心又尽责。活动室每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前来找党员解疑释惑的老人,也有因家庭琐事和邻里纠纷前来寻求解决办法的。德高望重的张鸿琴老人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张大姐。
在水电十六局,这样的离退休党支部共有12个,分布在基地离退休老同志较为集中的各个片区。每个支部都有一位既热心又尽责的老支书和一帮退而不休的老党员,为水电十六局和谐稳定的大后方发挥着余热。
水电十六局南平基地是该局最大的生活基地,位于福建省北部山区的南平市郊区,修建于上世纪80十年代,居住着该局在职和离退休员工家属4000余人。近年来,随着水电十六局市场拓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批员工远赴省外国外工程工地,基地由此派生出许多的空巢老人家庭、留守儿童,由此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增多。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
水电人同样如此,他们长年漂泊在外,或深处深山大川,或游走繁华都市,无论走到哪里,对家的牵挂萦绕在心头。
2013年,水电十六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针对基地因企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这一新情况,很快达成共识:只有文化才是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只有后方和谐稳定,远征的员工无后顾之忧,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党委提出以党建为抓手,在基地尽快构建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和谐稳定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文化,确保公司良性发展、永续经营!
请离退休员工党员唱“主角”
南平基地有离退休员工党员450多人,当年都是各个岗位的领导和骨干。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水电十六局党委最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发挥他们在基地“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由水电十六局党委于2014年在全局推行实施的党建工作“三三五”工程,其中的五就是专门针对加强全局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提出的,指的是离退休党支部必须做的五件事:1、支部一个月组织一次座谈交流或开展文体活动;2、一个季度一次支部党员信息交流;3、适时关心探望困难党员,开展人文关怀;4、定期与基地党政领导沟通交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5、协助做好维稳工作,宣传正能量。
水电十六局原有六个离退休党支部,由于区域的划分不合理,加之支部书记年龄普遍偏大,活动少,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基地综合管理处党委在广泛征求离退休党员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对原有的六个支部的支书进行改选,并曾设六个支部,实现了12个片区区区有离退休党支部。
基地综合管理处党委要认真摸底,广泛征求离退休党员的意见,为的是选拔一批有热情、有觉悟、有能力、有干劲的老党员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经广大离退休党投票选举,12位有热情、有觉悟、有能力、有干劲,年龄相对较轻的老同志被推选到支部书记的岗位,既曾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也使支部变得更有活力。
为了使离退休党支部能够正常开展活动,水电十六局党委从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第个支部在各自的片区都有一间党员活动室。12个离退休党员活动室统一标准配置,党建工作“三三五“工程示意图、桌椅、电风扇、报刊杂志一应俱全,门上挂着醒目的离退休党员活动室铜牌。
12离退休党支部的改选和12个个整齐划一的离退休党员活动室的闪亮登场,让许多退休多年的老党员找回了曾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只要是支部组织的活动,大伙都踊跃参加。老王是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感慨地说道,原本以为退休了就万事休了,局党委和管理处党委为我们离退休党员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和大伙的心情一样,有一种重新找到组织的感觉,只要基地好,我们义不容辞要尽一份责任。
为了让离退休员工党员能及时了解工程局和基地的动态,无论是哪个支部开展活动,基地管理处党委都会派一名班子成员参加,向老党员们介绍工程局的最新动态和基地管理处的主要工作。基地管理处还十分注重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离退休党员参与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只要是关系到基地群众利益的事,都要召开各种听证会,广泛听取离退休员工党员和普通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如用电“一户一表”改造、供水管网改造等。
安装二支部书记李国甫今年70多岁了,上有两位90多岁的岳夫和岳母要照顾,妻子的身体也不好,在照顾家人之余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支部的工作中。去年的一天,老李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的ICU病房,一次就在体内安装了5付支架。面对前来探视的工程局有关部门领导、基地管理处领导和支部的同志,他首先问到的是支部的工作,交待的也是支部的工作。他说,我为自己能在这个年纪还能为基地的建设与稳定做点事感到自豪。只有带领支部的党员们力所能及的多做点、做好点才对得起组织上的信任。
每周天气好的时候,退休员工老仲都要开车把住在养老院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接送到位于基地文化广场旁的老干一支部党员活动室。这里有老人的熟人、老同事,聊聊天、拉拉家常,老人脸上的愁容不见了,显得分外高兴。
“老干党支部帮了我的大忙啊!”看着老母亲脸上的笑容,老仲逢人便说。
几年前,老仲因中风腿脚变得不利索,自己的生活勉强可以自理,但已无力照料年迈的母亲,不得已将老人送到基地附近的一家养老院。一向喜欢热闹的老母亲因受不了养老院的孤独,情绪低落,常常暗自落泪。一次老仲路过文化广场,看到旁边的老干一支部党员活动室里聚集了许多老同志,谈笑风生,十分热闹,于是找到老干一支部书记张鸿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张鸿琴一听满口答应。自打母亲每周一次到党员活动室后,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老人的脸上。至此以后,接送母亲到活动室坐坐成了老仲每周的“功课”。
老干二支部的支部委员包金松,年过七旬,热心公益,常年提着个布袋,义务上门为离退休老干部们递送报纸、信件,一干就是十几年,无论寒暑从未间断过。有人问他图什么,他呵呵一笑说,在家也是闲着,就当锻炼身体。
被街坊邻里称为“管家书记”的五里亭党支部书记蔡元珍爱管善管,在群众中很有号召力,也深受大伙信赖。小区的路灯照明坏了他管,片区的卫生和治安他管,邻里谁家有点急事找到他他也管。
基地的许多职工群众如今还时常会提起已经故去三年的宁化退休党支部副书记陆建英。陆建退休前是一位优秀的员工,退休后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热情助人、乐善好施上,她用一件件好事、善事向认识不认识的人传递着温暖,传递着爱,做下的好事善事不计其数,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和街坊邻里的广泛赞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好人陆嫂”。
12个离退休党支部和400多名离退休党员比学赶帮超,成为基地建设与和谐稳定维护的一支中坚力量,一种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影响群众,杜绝不良习气,传递正能量的氛围在全基地悄然形成。散布小道消息、动辄上访的现象少了,讲正气、树正风的人多了;邻里纠纷、遇事胡搅难缠的现象少了,和睦相处、理解宽容的人多了。
前些年,牛奶山党支部书记翁其瑞每逢受邀参加基地管理处的座谈会、研讨会、听证会,都会带来一大堆来自群众的意见和问题。这些年,老翁带来的大多是赞扬和好评。
工程局党委也十分关心这些为基地的“家”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老党员们,每年“七一”都由各支部评选出一批积极分子,组织他们到当年曾经干过的工程或工程局正在施工的工程工地参观,让老党员们在身心放松之余寻找青春的足迹和感受工程局不断壮大的实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把爱送到每一位空巢老人的心坎上
说水电十六局党委以党建为抓手,打造基地“家”文化建设,不能不提南平基地那支已经成立三年,被空巢老人称为比亲儿女还贴心的远近闻名的基地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这是一支由以基地管理处员工为主基地在职的一批中青年员工自愿参与组成的团队。服务队成立三年多来,志愿者们以已故优秀共产党“好人陆嫂”陆建英为榜样,利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为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排忧解难,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用无疆的大爱,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传递着企业的温暖和关爱,成为基地“家”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地许多离退休老人的子女都在水电十六局承建的省外、国外工程工地工作,只剩老人们守着空巢。儿女们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平日里老人的生活状况如何?身体如何?便成了这些在省外国外工作的空巢老人家庭子女们最大的牵挂。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为了将爱送到每一位空巢老人的心坎上,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便对基地范围内的空巢老人家庭进行了调查摸底,重点对单独居住的70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走访调查,建立档案,并在每位空巢老人家里墙上的醒目位置贴上一张志愿者服务联系卡,上面用大号黑体字标明服务队队员的姓名、手机号码,方便老人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联系。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真像说的那么好吗?”,“有事他们真的会来吗?” 南平基地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一些老人将信将疑。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家住牛奶山生活小区的“空巢老人”刘彩英试着给志愿都服务队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想去市里一家大医院看病但腿脚不便,想请服务队帮帮忙。不想没过一会儿,志愿者就出现在了她门口,搀扶她上了一辆专门派来的专车,一直将她送到市里的医院,看完病后后又将她送回家中。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天晚上九点多,82岁的空巢老人徐珠香老人家中的电源突然跳闸,顿时陷入黑暗之中,独自在家的老人不会修理,睡前的药还没吃,夜间还要上几趟卫生间。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的老人就着室外射进来了路灯灯光看到了墙上的志愿者联系卡,于是拿起电话按下了那组号码。不一会儿,屋外响起了敲门声,一名志愿者出现在老人的面前,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电工前来检修,不到半小时老人的屋里就恢复了光明。从那以后,老人叫人把志愿者的电话存入了手机快捷键,她说,志愿者比子女还“管用”。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不论白天黑夜、不论节假日,只要空巢老人需要,志愿者服务队员总会及时出现。空巢老人刘毓英因病每天都得到医院挂瓶,但又无力行走,服务队便每天派人将老人从六楼的家中背到医院挂瓶,完后又背着送回家,一连数天,直到老人康复。老人的子女回基地休假时,听老人说起此事后专门来到志愿者服务队表示感谢。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75岁的王爱娥老人,三个子女均在外地工作,一次老人独自在家中登高取物时,不慎跌倒,导致左腿股骨颈骨折,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志愿者。接到电话的志愿者迅速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院并为她办理好住院手续。由于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路途遥远无法及时赶到,志愿者们又轮流当起了陪护。同一房间的其他住院病人看到王爱娥老人的床前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悉心陪护,嘘寒问暖,对老人说,老人家你真有福气,你的儿女对你真好。王爱娥老人笑着说,他们不是我的儿女,但比我儿女对我还亲。事后,老人一家为表达对志愿者的敬意,特地制作了一面印有“有你们的付出,就有我们的暖温”字样的锦旗送给志愿者服务队,以表达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为老人们过生日是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的一大特色,队里的档案上清楚地记载着每位空巢老人的生日,每逢哪位老人生日到来时,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就会提上精心购买的生日蛋糕和长寿蛋面等寿礼,上门与老人共庆生日,送上深深的祝福,与老人话家常。这一做法让老人十分开心。一些老人感叹道,自己的生日有时自己都忘了,志愿者服务队却记得这么牢,如此热热闹闹地过生日,从来没有过。自从有了志愿者服务队,基地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
三年多来,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不计其数关爱行动,完美地诠释着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基地所在地的南平市电视台、《闽北日报》多次对志愿者服务队的事迹进行专题的采访报道。
小张是一名远在非洲喀麦隆曼维莱水电站工程工地工作的水电十六局员工,自己的小家安在福州,年过70的母亲独自一人居住在基地。他说,自己长年工作在遥远的非洲,十分牵挂国内的妻儿,更牵挂独自一人生活在基地的母亲。现在好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把他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为此母亲还专门通过越洋电话告诉他自己有一群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志愿者照料,一切都很好。要他安心海外工作,为工程局的海外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uWh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如今,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的感召之下,水电十六局南平基地愈来愈多的中青年员工申请加入到这支爱心团队中来。
“我们的基地越来越美了!”
“我们的基地越来越美了!”这是基地的老人对回家的子女和每位来访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不少随子女外迁后回基地探亲访友和看望老朋友的老人也由衷地感叹道:“基地这些年的变化真大呀!“
是啊,基地的人在变,环境和面貌也在变。这是水电十六局党委以党建为抓手,打造基地“家”文化建设,让基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所带来的嬗变。
水电十六局多少来坚持走品牌特色发展之路,国内外业务齐头并进,产值利润连创新高。工程局富强不忘那些曾经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了一生的老同志,每年都要拔出一笔不菲的资金用于基地的建设和维护。
基地管理处认真对待这一笔笔来自工程局对老同志的关心和关爱,把每一分钱都用在老人们的心坎上,每一项投入都要广泛征求老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
老人们爱跳广场舞,管理处便将基地文化活动中心前的一个小公园扩建成近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铺上彩色地砖,安装上照明、音响设施,广场四周还添置了石桌、石椅、健身器材等。如今,这里已成为基地最为热闹的地方,每天清晨和傍晚,一群群的老人在这里或翩翩起舞。以文化中心大楼、文化广场为中心形成的基地文体活动区,也满足了基地开展各类大型文体活动的要求。
拓宽基地主干道、增设人行道、安装隔离护栏、翻修街道地下排水设施、移除临街垃圾池废旧电杆、沿街悬挂公益宣传牌,使街道规范整洁;绿化小区住宅楼间空地、清除了小区公共场地违章搭盖、新建休闲凉亭、增设休闲座椅,使生活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从大处着眼,更从小处着手,基地管理处对老人们的关爱可谓体贴入微。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基地职工住宅楼没有电梯,楼梯的护栏也是由水泥制成,老人们上下楼连个抓手的地方也没有,十分不便。于是管理处拿出10万余元在每座楼的楼梯水泥护栏上加装了不锈钢护手。
小小扶手,温馨体贴。老人们称赞这是一件“摸得着”的实事。
为了让每一位生活在基地的老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管理处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策划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适应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平日里,工程局老体协下设的门球、地掷球、气功、健身舞等分会的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用心写一个“家”字,经纬交融。
用情写一个“家”字,和美温暖
以党建为抓手,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水电十六局基地的“家”文化已经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如今走进这里,街道整洁、小区美丽,邻里和谐,一如流经基地的那条建溪水,翻腾的浪花中透着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