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提质增效
讲话原文:提质增效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以提升中央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开展的重大工作部署,是公司增强产品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经营效能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抓手,公司上下要扎实推进精益管理,切实保障公司经营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记者解读:今年具有特殊意义,暨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既要战略“落子”,又要扣紧“执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在五大发展理念引导下,切实贯彻“三去一降一补”,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提出了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围绕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投身新经济发展,在推动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方面走在前列,下决心瘦身健体,苦练内功,努力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实现品质和品牌新的跃升。
所以,提质增效是公司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会议提出,2019年公司要认真落实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公司奋进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投资集团。
要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均衡协调发展和风险可控的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是重要举措中的关键所在。要加快完善公司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履约管理标准化建设,推行项目经营负责人全生命周期项目经营责任制,加大违法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实现良好履约。注重内部挖潜,做好降本增效,统筹市场营销和项目履约,将市场竞争压力和投标报价约束向内传递到生产经营各个层级和环节,增强全员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意识,为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要突出勘测设计和施工组织优化的关键价值,做好提质增效源头管理。要把影响质量效益的因素考虑和解决在投标投资前,防止出现施工建设过程中效益不断衰减、利润断崖下降甚至变盈为亏现象。
加强精益管理是实现提质增效的核心。我们必须以“求生存”的危机感与紧迫感,从价值链源头开始,全面深入推进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优化完善信息化基本应用,提供实用、易用、适用工具,改善职工岗位工作效率和公司运营效率,促进规范化和标准化。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从数据收集统计向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科学决策转变。不断升级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充分发挥公司在城市工程数字化设计、设计施工一体化和城市基础设施运维与智慧化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推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既要看到严峻挑战,又要树立必胜信念。要正确认识公司在经营向好的基本面下仍存在资产质量偏低、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居高不下、成本费用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等经营问题和困难,采取措施,对症下药,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严格把控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关键词:防控风险
讲话原文:党的十九大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我们要牢固梳理风险意识,不断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严守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记者解读: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阐明了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提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及时洞察、准确把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是保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深刻检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要求干部职工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强起来。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领导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否“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考虑、预先谋划,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提高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首先要头脑清醒,时刻绷紧风险这根弦,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判形势发展走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2019年要更加注重形势研判,以对策预案的前瞻性、精准性来对冲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更加注重管理提升,加快形成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控机制,严控债务、法律、安全稳定和环保风险;要强化实业主业,严控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高度重视依法治企、合规经营,敬畏法律法规、合规监管,开展法制宣传、合规培训,强化法律和合规意识。要持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管理效果评价,把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做好做实。要进一步压实责任,狠抓措施落地,确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挂牌的“处僵治困”工作任务。要管控关键经营发展指标,妥善防控处置重大风险。要在前一轮规范清理的基础上,加强重大风险项目梳理排查、分析研究、方案制定和落实督查工作,防止出现颠覆性风险。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要加强斗争历练,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需要不断提升推进制度建设的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要突出问题导向,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防火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真刀真枪地干。要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国资委党委和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