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电力供应过剩、风电电价下调、弃风限电加剧的困境中,龙源陕西公司抓安全、稳生产、赶基建、扩营销,在逆境中蓄势反弹。公司全年完成发电量5.87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114%;实现利润1.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在陕西创下风电资源储备、核准容量、总装机、利用小时数、单位容量利润、消纳水平“六个第一”的成绩,并荣获集团公司“五星级”企业、宝鸡市和榆林市市级文明单位等奖项。
抓市场营销 努力保价争量
陕西地区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长期并存,电网建设步伐跟不上风电产业发展的步伐,再加上随着陕北风电、光伏项目的增多,限电和送出竞争日益剧烈。
为打好电量市场营销攻坚战,龙源陕西公司主动转变市场营销工作思路和模式,强化“一把手”营销责任,坚持区域利用小时第一的目标不动摇,运用风电经济运行管控模型、开展智慧营销等手段,努力提升利用小时、降低限电比例;在成功取得“两个细则”减免考核正式文件批复的基础上,该公司还针对“两个细则”考核成立了专项应对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研究政策文件,积极有效与电监局、省电力公司沟通协调,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考核再减少,生产电量增加,效益增强。同时,该公司成立直供电QC课题工作小组,通过及时掌握电网政策,主动作为,坚持开发新用户和开拓全省的营销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采用全员营销方式,由公司领导和部分负责人带队跑市场,主动与大用户接洽、沟通,全面推动直供电工作。
抓设备管理 夯实安全基础
龙源陕西公司树立“保设备,要电量”的全局意识,从设备自身特征优缺点、备品备件管理、精维护达标水平、保险理赔意识、系统整体性能等方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该公司在成立合规办的基础上,在今年年初又成立了安监部,设立安全总监,将安全总监纳入班子成员,形成安全总监直接向公司总经理负责,同时可向公司各部门(风电场、项目部)下达考核的创新安全管理多维立体体系,以人的思维和技术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
该公司通过落实完成各项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完善风电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外委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做好备品备件管理系统的学习,保证备品备件储备到位、充足,尤其是易坏设备,进行足额储备;加强和树立保险理赔的工作理念,并及时开展理赔工作,进一步开展集中性缺陷的治理工作;针对频发性故障,组织厂家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品牌风机厂家召开一次技术交流会,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提高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树立风机定维工作中的性能和维护理念,综合考虑风机的整体发电性能,小到风向标的校正,大到风机叶片的维护等措施,以提升设备健康运行水平,来保证电量多发稳发。
抓深入对标 着力挖潜增效
在原有的各项对标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分类定标准对标,厘清自身特征对标和系统性能对标,从各个方面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坚持以对标为核心手段,开展“市场、对手、先进”多维对标,对指标找差距、对管理找原因,紧盯“跑动中”差距大小的变化,将对标贯穿到管理提升的全过程。
强化前期对标,分析比对已建成各项目投产之前的各项手续费用的必要性及费用情况,在“要求部门、费用列支、定标方式、费用金额”等方面跟其他省公司和省内其他单位对标分析,得出单个项目各项标准手续的最低费用,以此为依据做好公司后续项目此类工作;将项目部与各参建单位及监理单位人员、设备管理进行列对标。在落实责任的同时,形成对比监督,实施工期考核下移分解,对各参建单位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针对区域内项目开发涉及的共性支出进行对比,想尽一切办法找出最低标准,争取最大节约。2016年建设的横山双城项目地跨两县、五乡、十二个行政村,公司提前做好协调,逐项攻克难点,在补偿标准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较紧邻的其他企业风电项目节约成本900万元。
通过引入单台风机的β对标,实现公司领导对风力机组状态全掌控;在风电场间、各厂家机组间的故障、故障处理时间的对标,督促维护工作的质量提升,整体提高机组的性能。针对联合动力机组的scada系统更新、金风机组同比功率出力偏小问题的进行程序优化,提升发电能力等;加强对标找差距,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着力挖潜增效。
2017年是龙源陕西公司强基固本,稳步提升之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该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五五”战略,纵深推进“双提升”工作,力争2017年公司各项工作“合规化、安全化、提升化、对标化”,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电力集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张荣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