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禹在台山核电基地检查工作时表示,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简称“台山公司”)“三式”学习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还是一个让基层员工很好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对员工有很好的锻炼和培育作用,是一项良好实践,是员工管理上的一项创新,值得在集团内进行倡导和推广。
那么,“三式”学习到底是什么?为何能得到贺禹董事长的点赞?这一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
让“只可意会”的内容固化为可复制的经验
台山项目作为EPR首堆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成套的方法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总有一部分员工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局部的探索、突破和经验,但也仅限于局部和个体脑海中,只可“意会”,难以传播给他人。台山公司总经理郭利民意识到这些局部的经验和突破对于台山首堆项目是极其宝贵的,必须找到方法、搭建平台、快速复制,通过“分享、体验、启发”,让更多员工将这些“只可意会”的内容掌握并应用。在他的指引和亲自推动下,2014年,以台山公司人力资源部为核心的团队(主创人王跃青,团队主要成员周坤惠、侯少华、王文超等)历经8个多月的探索和实践,创造出“分享式(Share)、体验式(Experience)、启发式(Arouse)”学习即“三式”学习(简称SEA learning),并完成平台的搭建和落地实施。
“三式”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提炼、复制和推广局部碎片化成功实践,一方面“由点到面”,从不同事件中找到不变的可操作性概念;一方面“从面到点”,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应用。其中最关键的是以真实且成功的案例剖析为起点,以总结可操作性概念为核心,以促进跨界应用为目标。
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展示价值的平台
台山公司“三式”学习紧密围绕首堆攻坚中的冷试、热试、装料等关键节点和技术自主化、精益化等战略焦点,挖掘基层“小人物”的成功实践,提炼碎片化的局部经验,鼓励及时的、不拘形式的分享,带动并促成全员分享和应用的风气与学习氛围,激发员工主动将分享中的可操作性概念连接到各自工作中加以应用,进而解决更多难题,让员工能力与首堆建设共同成长。项目主创人王跃青说,“基层‘小人物’的真经验是首堆‘大攻坚’的星星之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三式’学习是EPR首堆‘链式赋能’的重要平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位在基层探索和突破的‘小人物’都是首堆攻坚的真英雄”。
《中欧商业评论》关注“三式”学习带来的管理创新
“三式”学习是台山公司一把手亲自抓了四年的培训项目,现已成为公司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成功举办10期分享,30位分享者走上“三式”平台,超过3000人次参与了现场分享活动,总经理郭利民每场必到,这对青年员工是很大的认可和鼓励。与此同时,“三式”学习也先后获得集团内外部的认可,被评为集团培训工作30周年“我最喜爱的培训项目”、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培训创新成果金奖、IAEA Pre-OSART 认定为“good performance”,文章《组织学习进化“三式”》也被《中欧商业评论》2018年2月刊收录发表。
据“三式”学习现项目负责人邱学彬透露,“三式”分享国际英文专场已在策划筹备中,预计6月下旬将与英国HPC项目、法国EDF同步直播。
来源:中广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