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党建政工

水电八局蓝天保障房项目部:“两学一做”旗帜在“蓝天”飘扬

来源:水电八局 2016-10-21 00:00:00

如春风沐浴,似雨露甘霖,2016年春天,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热潮,“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成为一面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旗帜。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了牢固坚实的支柱;巨轮乘风破浪,是因为有了指引方向的罗盘。“蓝天”想要绚丽夺目,又怎能少了大旗飘扬?

大幕开起,“两学一做”引领项目工作新风潮。

“两学一做”一经推行,水电八局蓝天保障房项目部便以各种宣传栏和学习教育开启了“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项目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精神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全面践行新理念,提质增效促发展。项目通过开展建党员先锋岗、创红旗责任区、行生产竞赛等多项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保证作用,并以项目施工生产的业绩检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两学一做”,党员为先。

作为先进性代表的党员,自从“两学一做”活动开起后,更是成为了项目工作的核心力量。《党章》明言:“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蓝天项目部的党员干部也从来不缺乏作为党员的自觉性。在艰苦的生产工作中,作为项目部负责技术生产的主要领导蒋晓平,一直都冲在最前头,时常在第一线现场视察和指导,将“关键少数”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项目部深刻领会“两学一做”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打头阵、挑重担、当先锋的带头示范作用。重要节点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和夜间值班制度,发挥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个责任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示范岗作用,坚持每天蹲守施工现场,发扬“5+2”、“8+4”、“白+黑”的精神,把“靠前指挥”变为“直接在现场指挥”,真正做到了“情况在现场掌握、问题在现场解决、能力在现场提高、作风在现场转变、形象在现场树立”。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全体职工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以党员为先进模范,将“两学一做”践行到每一个员工工作中。

在蓝天项目部,“两学一做”的“春风”绝不只是吹动了党员风帆,更是以党员为桥头堡,扬起一面面堡头旗帜,鼓舞和引领项目部全体员工将“两学一做”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使项目部的“提质增效”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施工生产对于我们这种施工企业来说,自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尤其在项目上,可以说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为施工生产服务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雷伟就为蓝天项目部的前方生产工作做出了表率。担任栋号长的雷伟,对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精耕细作,他所负责的栋号,在进度质量各方面时常名列前茅。此外,他也经常会与兄弟们交流经验,帮助其他兄弟们共同进步。党员的旗帜在前方高高举起,先锋的号角在现场不绝于耳。使得每一位前方员工大受鼓舞的同时,还为大家指引了道路。先进模范的言传身教,不只教育了全体员工“要做”,更阐明了“怎么做”,使全体员工把“两学一做”注入了每一寸钢筋混凝土中。

发挥“两学一做”影响力,严把建筑工程质量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其质量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也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的经济回报。因此,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建筑材料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前都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而且现场要按要求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即遵循”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劣质、假冒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最后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案例从不罕见。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工程要经得起考验,建材不能含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蓝天项目部深刻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在“两学一做”的风潮下,更是严格加强了对材料和建筑质量的管控,对每批进场的材料严要求,勤检查。要求每个栋号,每个区块的负责人对自己的责任区域材料质量负责,每次材料进场都要求相关责任人协同物资办等专业人员进行核查,力求做到优质优量,把每一分质量与成本落实到每一颗螺丝钉上。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两学一做”的风气不仅在生产工作中得到了扩散,蓝天项目部更在培养员工情操,提升员工素质方面着眼,建立了“每周一课”,“生产经营周例会”,“各类专题研究小组”等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制度,帮助员工加强专业技能,提高思想觉悟,并敦促员工时时反思总结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质量。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以致用的过程促进学习深化的同时,也检验学习成效。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用了“钉钉子”这一比喻,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他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每一棵钉子订牢、订直、订实,不说空洞的口号,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坚持不懈,一项接着一项,一茬接着一茬,不断钉下去。在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后,蓝天项目部更是开始强调要坚持钉子精神、学习精神、担当精神。勉励每一位员工不仅只是盲目学习,不仅只是纸上谈兵,更要将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深处,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转换成实际效益。

习主席力捧新媒体,“互联网++”开创新方法。

近来,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新媒体时说:“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在肯定了新媒体的地位的同时,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应用网络传媒。

主席的新主张也很快影响到了蓝天项目部,在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项目部结合当前信息传播新途径、新特点,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了“各部门微信群”、“项目部微信群”等,充分发挥“线上会议室”、“情况监控室”、“工作督查室”三大功能。项目经理、主管施工员、安全员每天至少上午、下午各现场巡查一次,监理工程师、安全专监每天至少巡查一次,项目负责人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并将发现的问题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发到项目部微信群,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对问题进行落实整改,并将整改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到微信群,形成一个高效、务实的工作新机制。

“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两学一做”助力项目部破难攻坚。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最先一公里”,就是首先要拿出敢于破题的勇气,打破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善于破局。“道虽迩,不行不至”,如果面对矛盾和难题,老是左顾右盼、观望等待,议而不决,思而不行,解决问题就始终是“空中楼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跑出改革的“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就是各项措施落地的最后一步,就是历尽千难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改革阻力最大的地方,是实现目标的最后瓶颈,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最后一环。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项目党工委融入生产经营工作,积极参与项目管理的重大决策,与项目管理人员一起共商项目施工管理大计,进行集体研究、科学决策,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同时发挥职工个人主观能动性,围绕施工生产的急难险重任务,成立党员突击队充实到最关键和最需要的地方,曾针对局部工作区域进度滞后和图纸不到位等情况分别成立了以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为首的催出图工作小组和进度监督工作小组,一手抓图纸到位,一手抓施工进度,积极协助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打开制约施工的关键因素,发挥积极作用。项目部围绕施工难题,还积极开展党团员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了职工的聪明才智。蓝天项目部秉承“在‘最先一公里’上积极进取突破难关,在‘最后一公里’上持之以恒锐意攻坚”的精神,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如今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流中,无论集体或个人,都应将根基打牢,立足党章党规找问题,依照系列讲话寻方法。现今,“两学一做”在全党上下开展地如火如荼,在这个拥有着87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国度里,掀起的是一股“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热潮。“两学一做”的热潮,不仅是帮助我们在湍流不息的时代巨浪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支柱,更是指引我们在变化莫测的市场潮流中看清航向的精神旗帜。“两学一做”在蓝天项目部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蓝天项目部在旗帜的引领下,加强了全体员工党性修养的同时,也力行改革创新获益良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学一做”的旗帜一定会在“蓝天”飘扬得更高,成为更多人的引路明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